目次
第 1 章 總則(第 1 條.第 2 條)
第 2 章 溫泉的?;ぃǖ?3 條─第 12 條)
第 3 章 溫泉的使用(第 13 條─第 27 條)
第 4 章 諮詢及意見征詢(第 28 條.第 29 條)
第 5 章 雜則(第 30 條─第 33 條)
第 6 章 罰則(第 34 條─第 39 條)
第 1 章 總則
(目的)
第 1 條 本法以?;の氯⑷非械厥褂?,以期增進公共福祉為目的。
(定義)
第 2 條 本法中所指的「溫泉」,是從地里所涌出的溫水、礦水以及水蒸汽或其他的氣體(碳化
氫為主成份的天然瓦斯除外),擁有附表所示的溫度或物質者。
2 該法下所指的「溫泉源」是指未開采的溫泉。
第 2 章 溫泉的?;?/FONT>
(土地挖鑿之許可)
第 3 條 以讓溫泉涌出為目的行土地挖鑿之行為者,需依環境省之規定,向都道府縣單位提出申
請,獲許可后方可執行。
2 想要擁有前項之許可權者,必須是在要挖鑿土地上擁有使用權者。
3 都道府縣單位,對于以溫泉做為工業用途為目的而提出第 1 項申請者,在許可該項行為時,需
先行與經濟產業局協議。
(許可之基準)
第 4 條 都道府縣單位面對前條第 1 項許可之申請時,該申請符合下列各號除外,給予該項之許
可。
(1) 該申請之挖鑿可能對溫泉的涌出量、溫度或成分造成影響。
(2) 除前號所列之外,與該申請相關之挖鑿可能影響公益之情形者。
(3) 申請者因法律規章被處以罰金以上之刑罰,其執行終了,又或未接受執行日起未經過 2 年者。
(4) 申請者依第 7 條第 1 項第 3 號之規定遭取消前條第 1 項之許可時,其取消日起未經過 2 年者。
(5) 申請者為法人時,其人員有符合前 2 號之任一項者。
2 都道府縣在不許可前條第 1 項時,需立即將其主旨、理由以書面通知申請者。
(許可之有效期間)
第 5 條 第 3 條第 1 項許可之有效期間,自該當許可日起算 2 年。
2 依第 3 條第 1 項之許可下之相關挖鑿工程,如因災害或不可抗之理由,預估工程無法在該當許
可有效期間內完成時,都道府縣單位得依環境省令之制定,依取得該許可者之申請以 1 次為限、
2 年為期更新有效期限。
(工程結束或廢止的呈報)
第 6 條 依第 3 條第 1 項之許可,在該許可相關之挖鑿工程結束又或廢止時,依環境省令之規定
應立即將主旨向都道府縣單位提出呈報。
2 依前項之規定提出呈報時,第 3 條第 1 項之許可就失效。
(許可之取消)
第 7 條 都首府縣單位依下列所列之事項,得以取消第 3 條第 1 項之許可。
(1) 第 3 條第 1 項許可之挖鑿符合第 4 條第 1 項第 1 號又或第 2 號之任一者。
(2) 取得第 3 條第 1 項之許可者符合第 4 條第 1 項第 3 號又或第 5 號之任一者。
(3) 取得第 3 條第 1 項之許可者,違反相關法律之規定又或受處分者。
2 都道府縣單位在提示前項第 1 號又或第 3 號時,得命令取得第 3 條第 1 項許可者,依公益上之
需求尋求必要之措施。
(恢復原狀命令)
第 8 條 都道府縣單位對依第 3 條第 1 項許可之相關挖鑿行為,在該當許可取消,又或該挖鑿場
所并未涌出溫泉,得令取得該許可者恢復原狀。對未獲同項許可而以涌出溫泉為目的進行土地挖
鑿者亦同。
(增挖或動力裝置之許可)
第 9 條 為增加溫泉出路之增挖,或為增加溫泉之涌出量而加裝動力裝置者,得依環境省令向都
道府縣提出申請。
2 第 4 條起至前條之規定,適用于前項之增挖或動力裝置之許可。在這種情形下,第 4 條第 1 項
第 1 號及第 2 號、第 5 條第 2 項、第 6 條第 1 項及第 7 條第 1 項第 1 號「挖鑿」之「增挖或動力
裝置」、前條「行挖鑿時」之「行增挖或動力裝置時」、「以讓溫泉涌出為目地行土地挖鑿者」
之「增挖溫泉的涌出路,或是為了增加溫泉的涌出量而加設動力裝置者」可適用。
(關于溫泉開采之限制令)
第 10 條 當都道府縣單位,認為有需要?;の氯詞?,對于想要從泉源處取得溫泉者,可以行限
制令。
2 都道縣單位對于以工業用為目的之溫泉開采者,在行前項命令時,需先與經濟產業局協議。
(與環境大臣之協議)
第 11 條 都道府縣單位依第 3 條第 1 項或第 9 條第 1 項之規定行處分時,如果對鄰接都府縣的溫
泉涌出量、溫度或成分恐有影響之虞時,應事先與環境大臣協議。
2 環境大臣依前項規定接受協議時,需聆聽關系都府縣利害關系者的意見。
(對以其他目地挖鑿土地者的處置命令)
第 12 條 都道府縣單位,對于非以涌出溫泉為目的之土地挖鑿者,如果認為其挖鑿會影響溫泉涌
出量、溫度或成分時,就公益上之考量務必命令該土地挖鑿者,需有防止該影響發生的必要措施。
2 都道府縣單位,對于依法令規定取得其他行政單位的許可或認可而行土地挖鑿者,在行使前項
措施之命令時,需先與該行政單位進行協議。
第 3 章 溫泉的使用
(溫泉使用之許可)
第 13 條 提供溫泉做為公共浴用及飲用者,需依環境省之規定,向都道府縣單位提出申請并獲得
許可。
2 符合下列各號中任一項者,無法獲得前項之許可。
(1) 依法律規定被處罰金以上的刑責,其執行終了,或未執行且未經過 2 年者。
(2) 依第 27 條第 1 項第 3 號的規定前項許可遭取消,從取消日起未達 2 年者。
(3) 法人單位其負責人中有符合前 2 號之任一者。
3 都道府縣單位認為溫泉成分對衛生有害時,得不同意第 1 項之許可。
4 第 4 條第 2 項的規定,適用于第 1 項未獲許可時。
(溫泉成分之標示)
第 14 條 將溫泉提供做為浴用或飲用者,需在設施內容易看見之處,依環境省之規定標示溫泉成
分、禁忌以及入浴或飲用上之注意事項。
2 依前項規定所設之標示,需依接受次條第 1 項之登錄(以下稱「登錄分析機構」)溫泉成分分
析(為該標示所進行之相關溫泉成分分析和檢查,以下同)結果為依據標示。
3 將溫泉提供做為公共浴用或飲用者,依第 1 項之規定提出標示者,得依環境省之規定將內容向
都道府縣單位提出呈報。
4 都道府縣單位對于在第 1 項設施下提供入浴者,又以同項之溫泉供為飲用者,如認同有?;ど?/FONT>
取者健康之需求時,得依前項規定令其變更所呈報之標示內容。
(溫泉成分分析之登錄)
第 15 條 進行溫泉成分分析之人員,對溫泉成分分析之設備(以下稱「分析設備」),需向該當
分析設備所在地所屬之都道府縣單位登錄。
2 想進行前項登錄者,需持記載下列事項之申請書向都道府縣單位提報。
(1) 姓名、名稱、地址,或是法人之代表者姓名
(2) 分析設備的名稱及所在地
(3) 使用于溫泉成分分析之器具、機械又或裝置的名稱及性能
(4) 其他環境省所制定之事項
3 都道府縣單位認可第 1 項之登錄申請,適合于下列各號之任一者,得將前項第 1 號及第 2 號所
示事項,以及登錄的年月日和登錄編號一并登錄于登錄分析機構登錄簿中。
(1) 前項第 3 號所揭示之事項,乃為正確提供溫泉成分分析之用,需適合環境省所制定之基準。
(2) 提出該申請者,為確實且正確執行溫泉成分的分析,需具有充分之管理經營經驗者。
4 有符合下列各號之任一情形者,不得進行第 1 項之登錄。
(1) 依法律規章被處以罰金以上之刑則者,其執行終了又或沒有執行日起未達 2 年者。
(2) 依第 21 條(第 3 號除外)之規定取消登錄,自取消日未經過 2 年者。
(3) 身份為法人其人員中有符合前 2 號之任一情形者。
5 都道府縣單位對于依第 1 項之登錄在拒絕該登錄時,需立即以書面通知申請人。
(變更之呈報)
第 16 條 登錄分析機構因前條第 2 項各號所示的事項需變更(依環境省制定下輕微者除外)時,
得立即將主旨呈報于都道府縣單位。
(廢止之呈報)
第 17 條 登錄分析機構在廢止溫泉成分分析業務時,需立即將訊息通報都道府縣單位。
2 依前項規定提出通報,該登錄分析機構之登錄即喪失效力。
(登錄之勾消)
第 18 條 都道府縣單位對依前條第 2 項喪失登錄效力,或依第 21 條規定取消登錄者,需將該登
錄分析機構之登錄勾消。
(登錄分析機構登錄簿之閱覽)
第 19 條 都道府縣單位,需提供登錄分析機構登錄簿供一般閱覽用。
(登錄分析機構之標簽)
第 20 條 登錄分析機構需依環境省之規定,于事務所及分析設施上,在大眾容易看到的地方,貼
上由環境省所規定式樣之標簽。
(登錄之取消)
第 21 條 都道府縣單位在登錄分析機構符合下列各號的任一項時,得取消其登錄。
(1) 違反第 15 條第 1 項及第 2 項、第 16 條、第 17 條第 1 項、前條、次條及第 23 條的規定及以
這些規定為基礎所制定之規定時。
(2) 不適合第 15 條第 3 項各號所列之要件時。
(3) 符合第 15 條第 4 項第 1 號或第 3 號的任一者時。
(4) 以不正當手段取得第 15 條第 1 項的登錄時。
(環境省令之委任)
第 22 條 除了第 15 條至前條的規定之外,有關登錄手續、登錄分析機構登錄簿的樣式,其他有
關登錄分析機構之登錄關系必要事項,得依環境省令而定。
(接受溫泉成分分析之義務)
第 23 條 登錄分析機構遇有溫泉成分分析之請求時,除非有正當之理由否則不得任意拒絕。
(報告征收及進入之檢查)
第 24 條 都道府縣單位為確保溫泉成分分析之確切執行,對溫泉成分分析者在必要限度下,得要
求提出關于溫泉成分分析之報告,同時都道府縣單位的人員得進入該事務所或分析設施內,檢查
有關溫泉成分分析所使用的器具、機械,或是裝置、帳簿、書類等物件,也可對關系人進行詢問。
2 依前項規定進入檢查之人員,需帶證明身份之證明書,提供關系者確認。
3 依第 1 項規定進入檢查之權限,不得解釋為是犯罪搜查。
(地域之指定)
第 25 條 環境大臣為增進溫泉之公共使用,得指定必要地區進行溫泉使用設施(指將溫泉提供為
公共浴用或飲用之設施、將溫泉提供工業用之設施、其他溫泉用途之設施,以下同)之整備及環
境改善。
(改善之指示)
第 26 條 環境大臣又或都道府縣單位,如認為有增進溫泉之公共使用之必要時,得依前條規定指
定地區,依環境省制定之命令,對于溫泉使用設施之管理者、溫泉使用設施又或其管理方法,指
示必要之改善事項。
(許可之取消)
第 27 條 都道府縣單位在下列所示情形下,得取消第 13 條第 1 項之許可。
(1) 認為有公共衛生上必要之事實。
(2) 獲得第 13 條第 1 項之許可者,又符合同條第 2 項第 1 號或第 3 號之任一情形者。
(3) 獲得第 13 條第 1 項之許可者,違反法律規定又或違反法律規定而受處分者。
2 都道府縣單位在遇到前項第 1 號或第 3 號情況時,對于自泉源處采取溫泉者或溫泉使用設施之
管理者,得限制其溫泉之使用又或令其采取預防危害之措施。
第 4 章 諮詢及征詢意見
(向審議會其他之合議機構諮詢)
第 28 條 都道府縣單位在依第 3 條第 1 項、第 4 條第 1 項(含第 9 條第 2 項適用)、第 7 條(含
第 9 條第 2 項適用)、第 9 條第 1 項或第 10 條第 1 項之規定行處分時,需依自然環境?;しǎ?972
年法律第 85 號)第 51 條之規定,聽取審議會其他之合議機構的意見。
(征詢意見之特例)
第 29 條 都道府縣單位在依第 7 第 2 項(含第 9 條第 2 項適用)、第 10 條第 1 項或第 27 條第 2
項之規定行使命令時,得依行政手續法(1993 年法律第 88 號)第 13 條第 1 項之規定,為了意見
陳述而不管手續程序進行征詢。
2 依第 7 條(含第 9 條第 2 項適用)、第 10 條第 1 項或第 27 條規章之處分,其相關征詢意見之
審理需以公開方式進行。
第 5 章 雜則
(報告征收)
第 30 條 都道府縣單位在本法律施行之必要限度下,對以涌出溫泉為目的之挖鑿者或土地挖鑿之
實施狀況及其他之必要事項,得要求提出報告,又或對自溫泉源采取溫泉者,或溫泉使用設施之
管理者,得要其提出溫泉之出泉量、溫度、成份、使用狀況及其他必要事項之相關報告。
2 經濟產業局在施行此法律之必要限度下,得對以工業用為目的自泉源處取得溫泉者,或使用設
施之管理者,要求針對溫泉的涌出量、溫度、成分、使用狀況及其他必須之事項提出報告。
(進入檢查)
第 31 條 都道府縣單位在施行此法律之必要限度下,得令人員進入以讓溫泉涌出為目的之土地挖
鑿工程場所、溫泉采取場所或溫泉使用設施,檢查其土地挖掘之實際狀況、溫泉涌出量、溫度、
成分或是使用狀況,以及帳簿、書類等其他文件,同時也可對關系人進行詢問。
2 經濟產業局在施行此法律之必要限度下,得令人員進人以工業用為目的之溫泉設施,檢查溫泉
的涌出量、溫度、成分、使用狀況或是帳簿、書類等其他文件,同時也可對關系人進行詢問。
3 第 2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之規定,適用于前 2 項規定之進入檢查。
(依政令下市長之事務處理)
第 32 條 第 3 章、第 29 條第 1 項(限于依第 27 條第 2 項之規定處分部分)、第 30 條第 1 項(對
涌出溫泉為目的進行土地挖鑿著征收報告之部分除外)或是依前條第 1 項(進入涌出溫泉為目的
行土地挖鑿工程地檢查之部分除外)的規定,屬于都道府縣單位權限事務的一部分,要依政令的
規定,對地區保健法(1947 年法律第 101 號)第 5 條第 1 項政令下之市(次項「設置保健所之市」),
或是特別區之長執行。
2 設置保健所之市或特別區之長,有關前項規定下的事務事項,要將依環境省令所規定之事通知
都道府縣單位。
(關系措施)
第 33 條 依前條第 1 項規定所制定之政令,或是改廢情況下,此政令之制定或伴隨改廢判斷為合
理、必要范圍內者,得制定所要的關系措施(含關于罰則之關系措施)。
第 6 章 罰則
第 34 條 違反第 3 條第 1 項或第 9 條第 1 項規定者,得處 1 年以下徒刑或 100 萬日圓以下的罰金。
2 前項之罪狀得依情況處以徒刑并科罰金。
第 35 條 符合下列各號之任一項者,處以 6 個月以下徒刑或 50 萬日圓以下罰金。
(1) 違反第 7 條第 2 項或第 8 條(含適用于依此規定下之第 9 條第 2 項)、第 10 條第 1 項或第
27 條第 2 項規定者。
(2) 違反第 13 條第 1 項規定者。
(3) 違反第 15 條第 1 項之規定,未接受登錄進行溫泉分析者。
(4) 以不正當之手段取得第 15 條第 1 項之登錄者
第 36 條 違反第 14 條第 4 項規定者,得處 50 萬日圓以下的罰金。
第 37 條 符合以下列各號之任一者,得處 30 萬日圓以下的罰金。
(1) 未依第 6 條第 1 項、第 14 條第 3 項或第 16 條之規定呈報者,又或提出不實之呈報者。
(2) 未依第 14 條第 1 項之規定標示者,又或做不實之標示者。
(3) 違反第 14 條第 2 項規定者(符合前號規定者除外)。
(4) 違反第 23 條規定者。
(5) 未依第 24 條第 1 項或第 30 條之規定報告,或行不實報告者。
(6) 拒絕依第 24 條第 1 項或第 31 條第 1 項、第 2 項之規定讓相關人員進入檢查者,妨礙或對質
問不予陳述,又或做不實陳述者。
第 38 條 法人之代表者或法人或代理人、使用人其他之從業者,該法人或與人相關之業務違反第
34 條至前條的行為,除了對行為者可處以罰則外,對其法人或相關人亦可科各本條之罰金。
第 39 條 符合下列各號者得處 10 萬日圓以下之罰鍰。
(1) 疏于呈報第 17 條第 1 項者。
(2) 違反第 20 條之規定者。
附則
(施行日期)
第 1 條 本法律自公布日起算以不超 1 年的范圍內,依政令之制定日起施行。
(關于挖鑿之許可關系措施)
第 2 條 本法律在施行之際,依該法律修正前溫泉法(以下稱「舊法」)之第 3 條第 1 項或第 8
條第 1 項取得之許可,不適用于本法修正后之溫泉法(以下稱「新法」)第 5 條(含新法第 9
條第 2 項適用)之規定,舊法第 5 條(含舊法第 8 條第 2 項適用)之規定仍有其效力。此時新法
第 29 條第 2 項「第 7 條」之「修正溫泉法一部分之法律(2001 年法第 72 號)附則第 2 條之規定
仍有其效力,依舊法修正前第 5 條(含舊法修正前之第 8 條第 2 項適用)、第 7 條」。
(關于許可取消之相關措施)
第 3 條 本法施行時依舊法第 3 條第 1 項或第 8 條第 1 項取得許可者,依新法第 7 條第 1 項(含
新法第 9 條第 2 項適用)之規定取消相關之許可時,在本法施行前所生之事由一概依前例辦理。
第 4 條 本法施行時依舊法第 12 條第 1 項取得許可者,依新法第 7 條第 1 項之規定取消相關之許
可時,在本法施行前所生之事由一概依前例辦理。
(關于溫泉成分標示之相關措施)
第 5 條 本法施行時有關依舊法第 13 條規定下之公布,不適用于新法第 14 條第 2 項及第 3 項之
規定。
(檢討)
第 6 條 政府在實施本法后經過 5 年,需勘查新法施行之狀況,認為有必要時得對新法之規定加
以檢討,并以結果為根據尋求必要之措施。
(伊東國際觀光溫泉文化都市建設法之部分修正)
第 7 條 (略)
附表
1、溫度(從溫泉源采取時的溫度) 攝氏 25 度以上
2、物質(下面所列物質中之任一項)
物質名 含有量(1 千克中)
溶存物(氣體性物質除外) 總量 1000 毫克以上
游離碳酸(CO2) 250 毫克以上
鋰離子(Li) 1 毫克以上
鍶離子(Sr) 10 毫克以上
鋇離子(Ba) 5 毫克以上
鐵或費里康銅(Fe,Cu) 10 毫克以上
第 1 錳離子(Mn) 10 毫克以上
氫離子(H) 1 毫克以上
溴離子(Br) 5 毫克以上
碘離子(I) 1 毫克以上
氟離子(F) 2 毫克以上
氫砷酸離子(HAsO4) 1.3 毫克以上
苯環亞砷酸(HAsO2) 1 毫克以上
總硫磺(S)[對應 HS+S2O3+H2S] 1 毫克以上
苯環硼酸(HBO2) 5 毫克以上
苯環硅酸鹽(H2SiO3) 50 毫克以上
重碳酸鈉(NaHCO3) 340 毫克以上
氡(Rn) 20(100 億分之 1 居里單位)以上
鐳(Ra) 1 億分之 1 毫克以上 |